說到倉儲設備,早已不是之前的“叉車+托盤+傳送帶”,2009年,“智慧物流”概念被提出,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將物流這個傳統行業“拽”入科技快車道。
據了解,2016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在此背景下,智慧物流倉儲設備應用愈加廣泛,各個倉儲也變得“熱鬧”起來,叉車、機械手、立體貨架、AGV、AMR、倉儲無人機等紛紛流行普及。
為了方便區別,我們把物流硬件裝備大致分類,包括由立體貨架、輸送帶系統、高速分揀系統等組成的智能倉儲基本骨架;由AGV、AMR、叉車、機械手、倉儲無人機等組成的各種自動化設備系統。
倉儲的基本骨架
按照高度來分,高5米以下、5-15米、15米以上分別被稱為低、中、高層貨架。1963年,美國發明了自動化立體庫;6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興建高架倉庫;1980年,中國第一座自動化立體庫投入運行,這個由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負責研制的立體庫在當時高度已達15米。
早期,立體貨架主要應用在制造業、港口等場景,由于貨物多為大件物品,為了節省倉庫空間,降低成本,貨架設計的較為高大,直沖庫頂。后因電子商務的發展,貨架的高度也發生了變化。
2000年至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其中2003年淘寶網創立,由于電商、零售場景的倉庫貨品大多為小件,以往高大的貨架,貨物擺放過高,不能滿足這類倉庫“推陳出新”的速度,于是貨架的高度大幅下降至5米以下,以適應電商平臺訂單量的暴增。
貨架是倉庫的基礎必備設施之一,而除了貨架外,輸送機、高速分揀系統也在倉庫中占據重要地位。
輸送機可以按照有無重力輔助分類,重力式輸送機因滾動體的不同,可分為滾輪式,滾筒式及滾珠式三種型式;動力輸送機一般以電動機為動力,根據其驅動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滾筒輸送機、皮帶輸送機、鏈條式輸送機等。
需要注意的是,輸送機雖然能夠輸送大件物品,但也存在運輸路線不易變更,且占地面積過大等問題。
據了解,人工每小時只能分揀150件左右,而純人工分揀勞動強度極高,而自動分揀系統可以連續運行100個小時以上,每小時可分揀7,000件包裝商品,效率的提升、人力成本的降低不言而喻。 |